NNNNNNNNNNNNNNNN
回光返照 SEA Research, BLK 758 Yishun Street 72 #09-444 Singapore 760758
Let's turn the light inwards, illuminate the Self.
SEAnews Issue:monthly
tel:65-87221054
NNNNNNNNNNNNNNN
About Us Your Comment
2018-03-07 ArtNo.46218
◆书评:圣灵的施洗(生死一如)




 使徒保罗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做过三次重要传道旅,而且经常向各地外邦犹太教徒社区发信,从而试图以组织性方式传播所他谓的『不根据肉身的基督信仰(哥林多后书5:16)』。他似乎甚至在最后被押解的罗马也一直做这种组织性传教工作。结果,在犹太战争后陆续完成的新约圣经的大部分文献似乎或多或少反映了保罗神学。但是《伪克莱门汀文学》显示在罗马教会内关于是否尊重彼得等生前耶稣的门徒所教的『活着的基督的教』,还是尊重保罗幻见的『不根据肉身的基督的教』而发生严重的争论,并这个争论继续到两位大使徒去世后100年以上。

○保罗和西蒙·马格斯的相似性




 蒂宾根学校的创始人,费迪南德·克里斯蒂安·鲍尔(1792–1860)注意到《伪克莱门汀文学》的反保罗神学的特点。他指出,在西门和彼得之间的争论中,西门所提起的一些论点的确是保罗的主张。例如,虽然不是他的生前,但随后在幻想中遇见主(耶稣基督)。彼得反驳西门的某些地方,瞄准保罗的教义。
 最近(1995),柏林的赫尔曼·德林特(Hermann Detering)牧师指出,《伪克莱门汀文学》的隐藏反保罗立场具有历史根源,《使徒行传第8章》描述的魔术师西门和彼得的对决是基于彼得和保罗的争论。虽然德林特牧师的这种见解在神学界还没有得到普遍性支持,不过,罗伯特M. 普莱斯在《惊人的巨人使徒:寻找保罗的历史性实像(2012)》中激励评论一样的课题。
 在《伪克莱门汀文学第17训辞(the 17th Homily)》里实现保罗和西门• 马格斯的一体化。为了主张比直接看到耶稣并跟生前的耶稣对话的门徒更好了解耶稣而利用西门。他的这种奇怪的主张基于『幻想优越于现实的实像。因为神是优于人』的论点。彼得全面地反驳这种论点。在这里尤其瞩目的是以下段落。

○彼得对保罗神学的批评




 但通过幻想会教育任何一个人吗?如果你说“会”,那么为什么师(耶稣基督)常在,并在整年跟觉醒的人对话呢?尽管主给你出现,我们怎么能相信你?你的感情造反主的教道,怎么能他出现在你的幻想里?无论仅一次主出现你的幻想里而教道你,并你已经成为使徒的话,那么,你讲主的话,解释主的话,爱使徒,不会敌对跟主直接对话的我。因为,那简直敌对教会的础石或基岩,你反对我,就是反对你自己一样。如果你不是魔鬼,你不会诽谤我,冒渎通过我传讲的道理,因为我听内在我自己里的主,当我讲话时,不会被认为定罪或堕落者。如果你谴责我,无非你指责给我显示基督的上帝而且你激励谴责通过启示给我赐福的上帝。但是如果你真地希望基于真理工作,首先向我们学习正如我们向他学习,从而当你成为真理的门徒,你就成为我们的同行者。(摘自英文维基)

○肉体和灵体的合一




 不过,新约圣经中的《彼得后书》引用了几封保罗的书信,并说「你们要把耶稣的宽容看作是让众人得救的机会,正如我们亲爱的弟兄保罗按着上帝赐给他的智慧写信告诉你们的。他所有的书信都谈到这些事。一些不学无术、反复无常的人曲解了信中一些难懂的地方,就像曲解其他经文一样,他们是自取灭亡。」(彼得后书3:15-16)虽然这封信似乎是在彼得死后别人写的,但可以看出教会内彼得派和保罗派为和解而努力。

○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在中国唐代(618-907)后期,道吾圆智禅师(769-835)有一天跟担任典座的渐源仲兴和尚一起去檀越家做丧事。典座是禅寺的六位行政人员之一,主要负责食物和其他事务的。渐源似乎不愧担任典座是个老江湖。
 果然,当他们到檀越家时,渐源敲了木棺几次,就问道吾「活着还是死了?」
 道吾回答「我不说活着,也不说死去了。」
 渐源质问「为什么您不说。」
但是道吾再说「我不说,我不说。」
 正当许多人为死者哭泣哀悼中,好像忽略葬礼在棺木前做争论,即使他们是禅宗的僧侣,这种行为似乎很奇怪。不过,葬礼是谁也都必需经过的人生的里程表事件,所以使徒可能两两相俟地用这个机会做一场佛教剧。
 然而,在回去的途中,渐源再次对道吾问「师父,请马上对我回答。如果您不肯回答,我会打您。」
 但是道吾说「如果你想打我,你可以打我。 但我决不会说。」
 于是渐源竟然打了他。

○洪波诰浩渺白浪滔天是好日




 后来道吾去世了。渐源找师兄石霜庆诸禅师(807-888)并披露上述在使徒之间商量的详细。石霜也回答说「我不说活着,也不说死去了。」渐源也再质问「为什么您不说。」石霜说「我不说,我不说。」正那个时侯,渐源忽然大悟了。
 几天后,石霜看到渐源扛着锹从西到东,从东到西往来往去。石霜问渐源「你做什么?」渐源回答说「我找先师的灵骨。」石霜告诉他说「在这里洪波浩渺,白浪滔天,难道你敢找到灵骨吗?」渐源回答说「那就是我应该努力的地方。」

○生死一如




 时光流转,时代转移到日本的德川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的时侯,与胜海舟(1823-1899)和西乡隆盛(1827-1877)并称为江户无血开城的三大功臣,后来做明治天皇侍从的山冈鉄舟(1836-1888)从小开始锻炼剑术和禅修,终于到达『剑禅一味』与『生死一如』的境地从而创始了『一刀正传无刀流』的剑法。
 有一天,鉄舟与小滨藩江户屋敷剑术指南浅利义昭(1822-1894)对战比赛。他们打了三个多小时,但都没有能够赢。最后鉄舟在用护手挡住义昭的刀尖时,用腿勾住义昭的腿,把他推倒。然而,义昭在濒临崩溃的一刹那击中了鉄舟的胸牌,所以鉄舟输掉了比赛。翌日,鉄舟请义昭让他成为后者的门徒,并继续锻炼剑术和禅修以要超越义昭。到了1880年,鉄舟忽然大悟,请义昭再做一战。然而,义昭对鉄舟说,不需要再打,并把中西派一刀流别家的印可书给鉄舟。鉄舟等一会儿,自己创始一刀正传无刀流。




 在1883年,鉄舟建了一座名为『全生庵』的寺庙,以安慰无论谨王派或佐幕派的分别在明治维新时期死亡或殉难志士的灵魂。『全生庵』的主持平井先生说「通过严厉锻炼达到『剑禅一味』与『生死一如』境地的鉄舟也被人知道在一个生涯中斩杀没有一个人的剑客。不拔出剑来结束战斗也许是剑术家的最高境地。」
 鉄舟于1888年7月19日因胃癌死亡,享年52岁。在临死的最后时刻,他还写过一些诗,如「医生说,'胃癌','胃癌',在癌中还有好东西」,「转苦成乐,将生死委天,只管卧在褥上」,他似乎享受与癌共存的乐。在他的最后一天,慰问的胜海舟向他说「怎样老兄,临终吗?」鉄舟笑着说「很高兴在这个时侯见到你来。我就要去涅槃的边界。」海舟在他的回忆中说「我向他说『请平安地成佛』就离开了鉄舟的家。但还在回家途中我就受到他去世的消息。」(资源:政経電論/馬込文学马拉松/野人的叫声)<待续>

【参照】


○山岡鉄舟真筆




○《碧岩录》第五十五则 道吾吊慰
[本则]
 举,道吾与渐源至一家吊慰。
 源拍棺云:「生邪死邪?」
 吾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源云:「为什么不道?」
 吾云:「不道不道。」
 回至中路,源云:「和尚快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
 吾云:「打即任打,道即不道。」
 源便打。
 后道吾迁化,源到石霜举似前话,霜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源云:「为什么不道?」
 霜云:「不道不道。」
 源于言下有省。
 源一日将锹子,于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
 霜云:「作什么?」
 源云:「觅先师灵骨。」
 霜云:「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什么先师灵骨?」
 源云:「正好著力。」(太原孚云:「先师灵骨犹在。」)






○“圣灵的施洗”是什么概念?
根据约翰福音的辩证法,
【正题】“一个人可以通过接受人子的见证而被施洗以圣灵从而获得永恒的生命。”(约翰5:24)
【反题】不过,“地上的人,不会接受从天上来的人的见证。”(约翰 3:32)
那么,一个人怎么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呢?
【合题】“如果你要接受以圣灵受洗,就回到太初与神同在的话语中(约翰1:1),从而见证神是真实的(约翰3:33),那就够了。”
法眼禅师通过回答,“你就是慧超”而把在慧超里面活生生的面目摆在他的眼前。
在这里购买





○一个世界:SEAnews的宗旨



SEAnews宗旨在实现克服种族/宗教/思想差异的一个世界。





您的意见 / 退订



SEAnews Twitter



SEAnews Messenger



SEAnewsFacebook



SEAnewsGoogle



SEAnews eBookstore



SEAnews eBookstore(GoogleJ)



SEAnews world circulation


[Your Comments / Unsubscribe]/[您的意见/退订]/[ご意見/配信停止]
Please do not directly reply to the e-mail address which is used for delivering the newsletter.
请别用递送新闻的邮件地址而直接回信。
メールをお届けした送信専用アドレスには返信しないで下さい。
SEAnews 掲載記事の無断転載を禁じます。すべての内容は日本の著作権法並びに国際条約により保護されています。
Copyright 2003 SEA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production or republication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